【健康科普】采血那些事儿
去医院看病,采血化验几乎是少不了的环节,很多人会因此紧张、害怕、担心结果不准……了解采血的小知识,不仅能减少紧张,还能帮助大家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,让检查更顺利。
采血类型:小伤口里的大讲究
采血主要分为三种类型:末梢采血、静脉采血和动脉采血。
末梢采血
这是最常见的采血方式,通常用于血常规、血生化、凝血功能、肿瘤标志物等多种检查。成年人通常扎肘部粗直的静脉,又快又少受罪;小朋友和老人血管较细,可能选手背上的小静脉。
静脉采血
主要用于各种微量检查或一般常规检查。医生会轻轻按摩采血部位(如足跟、手指或耳垂),使其自然充血,并进行消毒。然后,用采血针刺入皮肤,通过挤压使血液自然流出。
动脉采血
动脉采血主要用于血气分析,一般在肘部的尺动脉、桡动脉或大腿根部股动脉取血。不过,这种方式对送标时间、检测时间以及标本本身的要求较高,因此不如静脉采血常见。
采血管的“色彩”秘密
你有没有注意到,采血时使用的采血管有多种颜色?这些颜色其实代表了不同的用途和检查项目。
采血前后:这些细节要注意
采血前:如果你正在服用药物,请在采血前告知医生。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血液指标,医生可能需要相应调整。
采血后:拔针后用干棉签顺着血管方向按压3-5分钟,吃抗凝药的人要按10分钟以上,不然容易青一块紫一块。千万谨记,按压时不要揉动!可能加速出血。
特殊人群采血:有“定制服务”
孕妇抽血会选前臂的静脉,避免压到肚子;
血友病患者抽完要按15分钟以上,防止出血不止;
晕血的人提前说一声,护士会让你躺着抽,还会备好糖果预防低血糖。
采血看着简单,其实每一步都是为了让检查结果更准确。了解这些知识,下次抽血时就不用慌啦。放松配合,才能让医生更快了解你的身体情况。
供稿:张思
编审:朱美岳
- 上一篇:没有了
- 下一篇:油田总医院糖尿病科普案例温暖人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