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季心梗高发,这些预警信号别忽视!
入伏不久,接连降雨,急诊科却仍在接受大“烤”验!
七月以来,我院急诊科接诊的胸痛、胸闷患者已近百位。“原本以为忍一忍就好,拖了一夜,没想到检查竟是心肌梗死!”
很多患者因为缺乏对心梗早期症状的了解,出现胸痛、胸闷症状时选择忍耐或随意吃药压制,耽误了宝贵的救治时机。
认识心梗的危险信号,能在关键时刻多一份警觉,少一份遗憾。
什么是心梗?
心梗,全称急性心肌梗死,是由于为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被血栓或“血管垃圾”(动脉粥样硬化斑块)突然堵死,导致心肌因缺血缺氧而迅速坏死的急危重症。若不及时就医,可能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,后果极其凶险。
为什么夏季更易“伤心”?
01 脱水血液粘稠
高温下大量出汗,若不及时补水,血液粘稠度,流动不畅,血栓形成风险大增。
02 血压“过山车”
炎热使血管扩张,血压可能降低;但进出空调房骤冷骤热,血管又会剧烈收缩,血压飙升,心脏负担骤增,可能直接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或斑块破裂。
03 电解质“失衡”
汗液带走大量钾、钠等电解质,影响心肌正常电活动,易诱发恶性心律失常。
04 心脏“超负荷”
高温本身就会加快心率,增加心脏工作量,对有基础心脏病的人是巨大考验。
心梗的危险信号:别忽视身体的求救!
01 典型症状
压榨性胸痛:胸骨后或心前区持续(常超过15-20分钟)的压榨感、紧缩感、沉重感或烧灼样剧痛。
放射痛:疼痛常向左肩、左臂内侧、背部、颈部、下颌甚至上腹部放射。
伴随症状:出冷汗、恶心呕吐、呼吸困难、极度乏力、濒死感。
02 非典型信号(易被忽视!)
胃痛:胃部不适、上腹部痛,常误认为胃病。
牙痛、嗓子痛或肩背痛: 下颌、牙齿、咽喉部、肩胛骨区或后背出现不明原因疼痛。
对于老年人、女性、糖尿病患者,无明显诱因的气短、喘憋,可能是心梗首发或唯一症状。
夏季需格外警惕的高危人群
“三高”患者:高血压、高血脂、糖尿病患者,血管基础差。
有心血管病史或有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者:有冠心病、心绞痛、曾放过支架或搭桥、既往有心梗或心衰病史,或父母等直系亲属在较年轻时(男<55岁,女<65岁)发生心梗。
“烟民”、肥胖者及缺乏运动者:吸烟严重损害血管内皮,肥胖增加心脏负担和炎症反应,而长期久坐不动,会导致心肺功能差,代谢紊乱。
中老年群体:年龄是独立危险因素。
注意:近年来心梗呈年轻化趋势,年轻人也不可掉以轻心!
怀疑心梗,牢记这4步!
1.时间就是心肌!就是生命! 怀疑心梗,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!
2.停止一切活动,安静平卧,保持情绪稳定。
3.在医生指导下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(血压不低时)。
4.如出现意识丧失,立即心肺复苏(CPR),直至急救人员到达。
温馨提示
我院“胸痛中心”24小时接诊,保障突发胸痛、心梗等高危患者第一时间完成识别、检查、治疗等救治流程。
如您或家人出现胸痛、胸闷症状,不要拖延,更不要自行用药压制,请尽快前往急诊科就医。
心梗无情,但可防可控!识别高危信号,养成健康习惯,能让大家在炎炎夏日,为心脏撑起一把“保护伞”。
供稿:林珏
编审:朱美岳
- 上一篇:肺结节:你需要知道的一切
- 下一篇:基孔肯雅热防蚊指南:从细节守护健康